爆款拆解:第 122 集 原创小众香氛

爆款拆解:第 122 集 原创小众香氛-无界知识库 - 无界随笔 | 短视频案例库 |电商运营随笔
爆款拆解:第 122 集 原创小众香氛
此内容为免费资源,请登录后查看
0
免费资源

一、 核心引爆点:“膏药味”的社交分裂

这个9秒视频的灵魂,在于它顶部的唯一一句文案: “朋友问我‘用的是膏药,这么好闻’,她也想买一张贴一下😂”

这句文案是教科书级别的“好奇心挂钩”。

  1. 制造认知冲突: “膏药”和“好闻的香水”,这是两个完全对立的认知。当它们被强行关联,用户的脑海中会立刻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:“膏药味”的香水?那是什么味道?
  2. 构建社交场景: 它没有平铺直叙地夸产品,而是构建了一个真实的社交场景——“朋友问我”。这个场景瞬间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,并暗示了这款香水的独特“社交属性”。
  3. 引发“社交分裂”: 正如分析中所提到的,这是一个“社交分裂”的绝佳应用。这款产品不追求“大众情人”,它追求的是“极致个性”。当有人闻到它,反应一定是两极分化的:要么觉得“怪异”,要么觉得“惊为天人”。这种强烈的辨识度,恰恰是小众品牌突围的核心利器。

这条文案精准地筛选出了它的目标用户:那些厌倦了“街香”(主流的花香、果香),追求个性、猎奇和独特记忆点的消费者。

二、 产品即内容:当“卖点”成为“记忆点”

这个案例的成功,绝非偶然。视频的爆发,源于产品本身的强大定位。

我深挖了这家店铺,发现它的产品命名堪称“内容素材库”:“旧药铺”、“药匣子味”、“中药乌木墨水”、“冥雨雷暴(雷雨+狂风+泥土+柠檬)”。

这说明了什么?

这家品牌从研发之初,就想好了它的“内容剧本”。

它的产品名,本身就是一篇篇微型小说,充满了故事感和画面感。它卖的不是“香”,而是“氛围”、“记忆”和“场景”。

当产品本身就具备如此强大的内容属性时,短视频带货的逻辑就改变了:内容不再是费力地“包装”产品,而仅仅是“展示”产品。 这条9秒视频的成功,正是因为它用最简单的方式,将产品最核心的“好奇心挂钩”递到了用户面前。

三、 从“自证”到“他证”:小众品牌的放大之路

分析中提到,这家店铺运营时间很短(小于120天),且视频销售占比高达53.8%,说明它高度依赖“自制内容”驱动。这在初期是完全正确的,商家自己最懂产品,能精准传达品牌调性。

但这也暴露了它的增长瓶颈:时间和精力有限。

正如分析所建议的,这家店铺的下一步,必然是“开放佣金,让达人带货”。

这里我补充一点专业建议:它不能“普发”佣金,而要“精选”达人。

  1. 保持调性统一: 它应该去寻找那些“书单号”、“暗黑学术风”、“新中式美学”或“氛围感Vlog”的创作者。这些创作者的粉丝画像,与“旧药铺”的目标用户高度重合。
  2. 放大内容矩阵: 商家自己的内容,是“自证”;而达人的内容,是“他证”。当不同领域的创作者,都开始讨论“膏药味香水”时,这个“社交分裂”的话题才能真正引爆,从小众圈层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
  3. 深挖内容深度: 商家自己可以从“自制”、“研发故事”、“创始人理念”等深度内容出发,构建品牌护城河;而达人则可以从“使用体验”、“场景联想”、“OOTD(穿搭)”等角度,丰富产品的使用场景。

总结:

“旧药铺”的案例,是“产品-内容-营销”高度一体化的完美示范。它告诉我们,在内容过剩的时代,与其平庸地讨好所有人,不如用一个极致的“怪异点”,精准地击中那一小群“同类”。

这条9秒视频,看似简单,实则背后是极其精准的赛道选择、产品定位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