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操盘手的角度看,这个“轮胎清石钩”的成功,完美复刻了“小商品爆款”的三板斧。我们来一步步拆解。
第一板斧:内容SOP——教科书式的“P-A-S”脚本
“带货短视频脚本”(附件一)是一个极其标准的 P-A-S (Problem-Agitation-Solution) 模型:
- P (Problem – 提出问题): “轮胎卡进小石头”。这是一个真实存在,但通常被忽视的场景。
- A (Agitation – 放大痛点):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脚本没有停留在“卡了石头”,而是迅速将其拔高到两个核心痛点:
- 感官痛点 (痒点): “开车会有异响”(这让人烦躁)。
- 安全痛点 (恐惧点): “还影响驾驶安全”(这让人害怕)。
- A (Agitation – 制造竞对): 脚本紧接着创造了一个“旧方案”——“用钥匙扣”。然后马上攻击这个方案的缺陷:“很费劲”、“刮坏轮胎”。这就为新产品扫清了障碍。
- S (Solution – 给出方案): 此时,产品“清石钩”登场。它的卖点完美对应了前面所有的痛点:
- 对应“费劲” -> “轻轻一挑”、“操作还很省力”。
- 对应“刮坏轮胎” -> “不伤轮胎”。
第二板斧:产品SOP——“低价+高附加值”的心理博弈
这个产品本身的设计,就是为了“冲动消费”:
- “伪多功能”创造高附加值: “而且还能当螺丝刀用”。这个“分析字幕”(附件二)的作者自己都说,“我看了他这个视频,我也还想买一个”。为什么?因为这个“螺丝刀”功能是神来之笔。它让一个“单功能”的鸡肋产品,瞬间变成了“多功能”的实用工具,极大降低了用户的决策成本。“9块9买个螺丝刀,送个清石钩”,值!
- 解决“心理痛点”,而非“生理痛点”: 分析者一针见血地指出,爆胎的核心原因是轮胎薄、被硬物刺穿,而不是小石头。这个产品解决的,根本不是“安全”这个物理痛点,而是“我看到了轮胎上面有石子,总想去抠下来啊”这个心理痛点(或者叫“强迫症”)。
第三板斧:运营SOP——“高佣+低价”的增长飞轮
“分析字幕”提供了最核心的后台数据,这才是爆款的真正引擎:
- 超高佣金 (54%): 这是整个SOP的核心燃料。54%的佣金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所有带货达人都会“用爱发电”。商家把一半以上的利润分出去,撬动了整个达人生态帮他推。这比自己投流划算多了。
- 绝对低价 (9.9元 / 2.9元): 9块9是短视频平台上的“黄金价格”,是用户几乎不需要思考就可以下单的“冲动消费”门槛。分析者甚至提到有2.9元的链接,这说明产品的出厂成本极低,可能就在1-2元。
- “制造需求”的营销本质: 商家非常清楚,这不是刚需。所以他不去“满足需求”,而是去“制造需求”。他用25秒的短视频,配合高佣金分发,在10万个、100万个用户脑中植入了一个“问题”:你轮胎里有石头,有噪音,不安全。然后“顺便”把9.9元的解决方案递给你。
- 数据佐证: 分析者提到“短视频的销量只有250”,而“主要还是商品卡的销量”(总销量2.5万)。这说明什么?短视频内容是“种草”和“教育”的先锋队,它负责把“轮胎清石钩”这个概念打出去。用户被种草后,会去主动搜索,最终在“商品卡”成交。这套“内容种草 + 货架成交”的闭环玩得非常溜。
结语:给创作者的启示
这个9.9元的轮胎钩,给我们所有短视频创作者上了生动的一课:
- 你的产品,是解决了“物理痛点”还是“心理痛点”? 很多时候,解决“痒点”和“爽点”,比解决“痛点”更容易成交。
- 你的脚本,是在“陈述功能”还是在“放大痛点”? 记住P-A-S模型,尤其是“A”(Agitation)是撬动冲动消费的关键。
- 你的价值,是“单一功能”还是“附加价值”? 一个“顺便当螺丝刀用”的卖点,就能让一个“鸡肋”产品变得“实用”。
- 你的模式,是“自己卖”还是“大家推”? 合理的分佣机制,是撬动达人生态、实现病毒式增长的底层密码。
产品要会推,不怕没有需求,你去制造需求。 这就是这个小商品爆款SOP的精髓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


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