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率地说,这篇文案堪称教科书级别的“低价高价值”产品营销范本。它非常懂人性,精准地抓住了目标用户的核心心理。
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来逐一拆解:
一、 总体评价:策略清晰,心理拿捏精准
这篇文案的核心策略是:用一个“反常识”的超低价(13.2元)作为流量入口,然后用海量的信息和心理战术,来破解用户“便宜没好货”的天然疑虑,最终促成冲动消费和高转化。
它不是在平铺直叙地“卖课”,而是在主导一场与用户的“心理博弈”,并且步步为营,稳操胜券。
二、 目标用户画像
这篇文案瞄准的用户画像非常清晰:
- 备考学生群体:尤其是参加公务员、考研、法考等“上岸”型考试的学生。
- 价格敏感:经济能力有限,对高价课程望而却步,喜欢寻求高性价比的学习资料。
- 信息焦虑:害怕错过任何一个考点,追求“大而全”的资料,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。
- 决策犹豫:购买前会反复比较,容易被“价值感”和“信任感”打动。
三、文案结构与节奏拆解
整个文案的流程设计,堪称一个精心布局的“心理陷阱”,完美遵循了**“引爆好奇 → 展示价值 → 预判反驳 → 建立信任 → 价值锚定 → 情感升华”**的黄金法则。
第一层:价格引爆,制造反常(0-5秒)
“十三块二,它只是因为我们想定十三块二,不是这个课,只值十三块二…”
- 黄金钩子:开篇不讲产品,不讲痛点,直接抛出一个极具冲击力、甚至有点“离谱”的价格——13.2元。这瞬间就抓住了用户的耳朵,激发了巨大的好奇心:“为什么这么便宜?这里面有什么猫腻?”
- 定义框架:立刻跟上一句“不是课只值13.2”,这是在重新定义框架。他抢在用户质疑之前,主动宣告:价格是我定的,和价值无关。这为后续的价值呈现铺平了道路。
第二层:价值叠加,制造反差(5-20秒)
“实际上是包含着政治理论全套的课,从基础的理论给你讲到刷题的,练;到套卷的,做;到复盘思维导图,到最后的押题,到时政持续更新。另外常识还送你…”
- 价值轰炸 :用极快的语速,密集地抛出课程包含的所有内容:“全套理论、刷题、套卷、复盘、押题、时政、送常识、送书…”。这种信息轰炸,让用户的大脑来不及思考,只留下一个印象——“东西太多了!太全了!太超值了!”
- 构建反差:将“海量内容”和前面“13.2元”的超低价形成强烈对比,这是第一次价值冲击,让用户开始觉得“好像很划算”。
第三层:预判异议,化解顾虑(20-40秒)
“很多人就觉得老师就十三块二…你要定个132,99…我可能还买了,你定个13.2。我回家我都不好意跟我妈说…”
- 读心术 :这是整个文案最精妙的部分。他没有等用户在评论区质疑,而是直接把用户的内心OS(心声)说了出来:“这么便宜,是不是垃圾?”、“定价高点我反而敢买”、“13块2说出去都嫌丢人”。
- 建立共情:当用户发现“诶,他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?”的时候,心理防线瞬间被拉近,会觉得主播“懂我”,从而产生初步的认同感和信任感。这是从“推销员”向“自己人”转变的关键一步。
第四层:故事佐证,建立信任(40-70秒)
“我跟你们讲讲过我我的段子嘛,我那个13年的时候考那个法考…花了99块钱买了那个一个盗版的全套的课程…我考了419…我不是学法律的…”
- 现身说法 :用一个“学渣逆袭”的亲身经历来做背书。这个故事包含了几个关键要素:
- 权威性:虽然用的是盗版课,但考了419分高分,证明“我”有学习能力和判断力。
- 共鸣点:“非法律”学生考法考,拉近了与跨专业、基础差的用户的距离。
- 核心论证:再次强调“价格与价值无关”的核心论点。99元的盗版课都能让他成功,更何况我们这个精心打造的13.2元的正版课?
- 信任升级:故事是建立信任最强的武器。讲完这个故事,主播的形象就从一个卖课的老师,变成了一个“靠谱、有经验、值得信赖”的学长或朋友。
第五层:价格锚定,重塑价值(70-100秒)
“我们定99可不可以可以?定199可不可以啊?…核心考点这个多少节课,价值199…200题强化是价值99…总共加起来给你打个包169,你肯定买吧。”
- 价格锚点:这是临门一脚的关键技巧。他把课程拆分成不同模块,并为每个模块“虚拟标价”(199, 99, 69…)。这样算下来,课程的总价值远超169元。
- 心理对比:通过这个“169元”的锚点,再回头看“13.2元”的售价,用户此时的心理感受已经不是“占便宜”了,而是“不买血亏”,感觉就像是白捡一样。购买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被彻底击穿。
第六层:情感升华,临门一脚(100秒后)
“十三块二呢,它是取自什么呀?要上岸…再送你一点,十三块二毛钱。”
- 赋予意义 :最后揭秘定价的“彩蛋”。“13.2”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,而被赋予了“要上岸”这个所有考生最渴求的美好寓意。
- 完成闭环:这一下,购买行为从一个理性的“性价比”决策,升华成了一个感性的“讨彩头”行为。它给了用户一个无法拒绝、且能说服自己的下单理由。这不仅是催单,更是在建立品牌好感度。
四、核心营销技巧总结
- 反向定价法:用一个低到反常识的价格,制造营销事件,吸引眼球。
- 价值塑造:通过“内容轰炸”和“价格锚定”,将产品的感知价值拉到无限高。
- 用户心理预判:精准洞察并说出用户的疑虑,变被动为主动,化解不信任。
- 故事化营销:用真实、有共鸣的个人故事来建立信任和权威。
- 符号化意义:给价格赋予一个情感和文化上的意义,完成最终的情感共鸣和转化。
五、可优化点
虽然文案已经很出色,但如果要精益求精:
- 增加紧迫感/稀缺性:可以加上一句“这个价格只在今天有”或者“前1000名同学加送XXX”,能进一步提升转化速度。
- 视觉配合:这个文案强依赖于主播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真诚度。在视频呈现上,需要配合快速闪现的课程资料、思维导图、书籍封面等画面,让“价值轰炸”更具象化。
- 更强的行动指令:结尾可以更直接一点,例如:“还在犹豫什么?下方小黄车,13块2,把你的‘上岸’祝福带回家!”
总结
这是一个将产品、营销、人性洞察完美结合的带货文案。它深刻理解目标用户的每一个痛点和痒点,并用一套组合拳式的心理战术,将用户的决策路径安排得明明白白。对于任何想做低价引流品、知识付费、带货的创作者来说,都极具参考和学习价值。









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