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款拆解:第 18 集 免撕垃圾袋

爆款拆解:第 18 集 免撕垃圾袋-无界随笔 - 无界知识库 | 短视频案例库 |电商运营随笔
爆款拆解:第 18 集 免撕垃圾袋
此内容为免费资源,请登录后查看
0
免费资源

这个短视频脚本是一个非常经典且高效的带货范例,它精准地运用了多种营销心理学和销售技巧,层层递进,直击消费者痛点和痒点。

  1. 开门见山,打破认知
    • “这垃圾袋啊,真的没必要买太贵的。”
    • 分析:第一句话就挑战了“一分钱一分货”的普遍消费认知,迅速抓住用户的注意力。这种“反常识”的开场白能立刻激发好奇心:为什么不用买贵的?你这个便宜的难道更好吗?
  2. 抛出核心卖点,建立价值锚点
    • “加大加厚,还免手撕”
    • 分析:紧接着,立刻给出解决方案和核心卖点,让观众明白这不是普通的便宜货,而是具备特定优势的产品。
  3. 营造稀缺感和紧迫感,引导点击
    • “原厂厂家正在冲销量,你们自己点开进去看一下。”
    • 分析:“原厂厂家”暗示了价格优势(没有中间商赚差价),“冲销量”则说明了这是一个限时活动。这句话直接引导用户点击链接,是关键的转化指令。
  4. 超预期价值呈现,引爆情绪
    • “九块九九到手的可不是50只,甚至不是100只,而是整整150只。我的个妈呀!”
    • 分析:这里运用了“数字对比”和“递进否定”的技巧。先否定观众心中可能的预期(50只、100只),然后给出一个远超预期的数字(150只),最后用一句非常口语化的惊叹“我的个妈呀!”来放大这种惊喜感,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,强化“占便宜”的心理感受。
  5. 场景化演示,解决核心痛点
    • 解决方案:“45乘以45加大加厚的”、“家里大大小小的垃圾桶啊,它都可以套得下”、“不是那种薄不拉几的”。
    • 分析:通过具体尺寸和形容词,让观众对产品的普适性和厚实度有了直观概念。
    • 解决方案:“免手撕的,用一张抽一张,再也不用担心会撕坏了。”
    • 分析:直接演示产品最便捷的使用方式,解决了一个高频发生但又容易被忽略的痛点。
    • 痛点一:传统垃圾袋撕扯不便。
    • 痛点二:尺寸不匹配,质量薄。
  6. 多感官、夸张化产品力展示,建立信任
    • 听觉:“我们听下它这个声音,你们听就蓬蓬的,很厚实。”
    • 视觉与触觉(通过视觉传递):“哇塞你们看我扯的手都发抖了,都有点拉丝了,都没问题啊。”
    • 承重力测试:“装桶10斤的…提起来看…再甩甩都是可以的。”
    • 分析:这一系列堪称“暴力”的测试,是整个脚本的高潮。它将“厚实”、“韧性好”、“承重力强”这些抽象的卖点,通过极其具象化、甚至略带夸张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来,极大地增强了产品的可信度。 “手都发抖”、“拉丝了”这些细节描述,让说服力倍增。
  7. 强化附加价值,提升产品档次
    • “抽绳的设计…不会弄脏我们的手”、“抽绳…都是加粗的”、“底部还种一体成型的…汤汤水水…不会撒到处都是了。”
    • 分析:在展示完核心的“耐用”属性后,脚本开始介绍“抽绳”、“一体成型底部”等提升使用体验的附加功能。这让产品不仅是“便宜够用”,更是“设计贴心”,进一步提升了性价比感知。
  8. 回归用户身份,强调“囤货”合理性
    • “这垃圾袋可是我们生活的大消耗品啊。”
    • 分析:这句话将观众拉回到自己的生活场景中,提醒他们这是一个“刚需”、“高消耗”的产品,从而为接下来的“囤货”号召做铺垫。
  9. 临门一脚,最终促单
    • “但是源头厂家的活动,可真的不是天天都有。刷到只要还能拍啊,真的可以趁划算就多囤一点。”
    • 分析:最后再次强调“活动限时”和“厂家直销”的稀缺性,并用“只要还能拍”、“多囤一点”这种极具煽动性的语言,敦促还在犹豫的观众马上下单,完成最终的销售闭环。

总结:这个脚本结构完整,节奏紧凑,情绪调动到位。它完美地遵循了 “吸引注意 → 激发兴趣 → 刺激欲望 → 促使行动” (AIDA) 的经典营销模型,堪称短视频带货文案的教科书级案例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